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4章 【紀實詩】杜甫春望

關燈
第4章 【紀實詩】杜甫春望

同一時間,諸天萬朝也都聽到了月兮所言。

有人面無表情,有人滿臉嫌棄,但也有人大發雷霆——

一直被李隆基視為偶像的唐太宗李世民不顧形象地擼起袖子,憤而揮拳。

剛才聽到天幕點名唐玄宗,他就有了不詳的預感,在魏征的註視中,他一直強忍怒氣保持端莊。直到此刻,他終於忍不住爆發了:“荒謬!實在荒謬!爛透了,全都爛透了!”

或許是這一連串的“昏君”“妖妃”“奸臣”也震撼了魏征,李世民在他面前不顧形象地破口大罵,魏征卻毫無勸諫的意思,甚至內心還頗為讚同。

「康熙二十七年」

廟堂之上,康熙怒火中燒,文武官員在他面前跪了一地。

剛剛罷免了數位大學士的他心情極差,但隨著天幕對玄宗不斷犀利批評,他的心情突然詭異地開始好轉,果然有對比就有幸福,這麽一看,自家朝堂可比玄宗好上不少。

當然,李隆基對諸天萬朝發生的一切一無所知。他猛得將拳頭砸在木桌上,激起一陣瓜果瓷盤相撞的聲響。水幕一連點出身邊數人姓名,這讓他再也無法欺騙自己。

“聖人息怒!”

“聖人息怒!”

李隆基環視四周,最後將陰沈的眼神定格在安祿山身上:“把安祿山捆起來,其餘侍從婢子皆退出亭外三丈。”

下人們哪敢聽這些貴人們的辛秘,如今能退到遠處自然是求之不得,幾秒內,亭子裏就只剩下了李隆基、楊貴妃、杜甫、高力士還有那地上被捆得結結實實的安祿山。

李林甫和楊國忠來得很快。

楊國忠一路小跑,遠遠看這亭中氣氛不對,二話不說直接下跪。精明若李林甫自然也沒錯過眾人噤若寒蟬的表情,只是他年近古稀,一把老骨頭脆得要命,下跪速度自然不如楊國忠。

看著李林甫顫顫巍巍地艱難屈膝,李隆基終究於心不忍,揮了揮手:“給李相公……還有京兆尹賜座。”

“聖人,我……”杜甫猶豫再三,向前試探邁步。

“你留下。”李隆基看穿了杜甫的想法,卻不肯放人:“高力士,給杜子美一並賜座。”

杜甫只好依言坐下。

【傳統史家一般將安史之亂的成因歸於玄宗沈溺聲色,不理政事,把國家大政委諸宰相李林甫與楊國忠所致。今天是紀實詩專題,紀實詩最重要特征就是以時事入詩,那我們就結和杜甫的經歷和詩作來談談這幾位幹的好事。】

【先從“肉腰刀”李林甫開始。】

眾人紛紛望向杜甫,其中尤以李林甫的目光最為陰狠深沈。杜甫心裏暗嘆一聲,卻挺直了脊背沒有說話。

【所謂“肉腰刀”,意思就是善用陰謀來陷害他人。李林甫擔任宰相後,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他想方設法除卻一切玄宗寵信或才能在他之上的官員,因此當時官員暗地都用“肉腰刀”和“口蜜腹劍”來形容李林甫。】

【李林甫任相後,隨即開始培植黨羽。他認為陳|希烈容易控制,便將他引薦為宰相,雖然同為宰相,兩人待遇卻截然不同。李林甫在家中處理政務,官員們就在他府前排隊等候召見。而陳|希烈雖坐鎮政事堂,每日所做之事,不過是在李林甫看完的公文後署名而已。】

“朕竟不知李相公排場如此之大。”

陳|希烈為相之事不過已有四五年,可這些荒唐事李隆基竟然從未耳聞!官員排隊等候召見,李林甫這是在效仿太宗“秦王開府”之事嗎?!

聖人出言訓斥,老辣的李林甫卻面無懼色。他豁然起身,拍著桌子義憤填膺:“聖人,這是汙蔑、汙蔑啊!此女子妖言惑眾,聖人萬勿聽信!”

他話一出口,除了楊國忠,在場所有人臉色都有了一絲微妙變化。李林甫看在眼底卻不明緣由,他思前想後,突然猛地一厥跌回座椅,擺出一副氣息奄奄,即將暈倒的虛弱模樣。

李林甫喊冤的同時,楊國忠也是坐立難安。

他與李林甫關系並不好,若在平時,楊國忠此刻定然幸災樂禍,但今天這事實在蹊蹺,尤其是那句“國家大政委諸宰相李林甫與楊國忠”,令楊國忠有些擔心李林甫之後就輪到自己……一時之間,楊國忠竟然拿不定主意,他不由地望向楊貴妃。

楊玉環瞥了李隆基一眼,對他幾不可查地搖了搖頭,楊國忠了然地選擇了沈默。

果不其然,見李林甫“暈”了過去,李隆基一反常態地沒有上前關心,眉宇間反而多了一絲不耐煩。

【很有意思的是,在陳|希烈之前,任職左相的是李適之。而李適之的罷相經歷也與李林甫脫不開幹系。杜甫曾作《飲中八仙歌》,其中有一句“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說的就是李適之。】

【詩歌前兩句誇讚李適之酒量之大的同時也點破了他為官時的生活奢靡,光酒錢都要日費過萬,而最後一句“銜杯樂聖稱避賢”就更有意思,此句化用自李適之的《罷相作》,其中一句“避賢初罷相,樂聖且銜杯”意味深長。】

【李適之其人性格粗疏,為相時常中李林甫的圈套。就“華山采礦”一事,李林甫私下對李適之提起華山金礦,誘其上奏。等到玄宗詢問他意見時,李林甫又假裝替皇帝考慮,以華山為王氣所在,不宜開采。此事之後,李適之逐漸被玄宗疏遠。】

【不久之後,與李適之交好的同僚都遭到李林甫的中傷構陷,惶恐之下,他主動上奏請求罷相。改任閑職的李適之自認為不再擋著李林甫的權利之路,於是在席間賦下“避賢”一詩,殊不知李林甫為人狠辣,從一開始就準備斬草除根。】

【同年七月,李林甫再度設計構陷,致使李適之被貶為宜春太守。次年,禦史羅希奭奉李林甫之命,先是將李適之交好的同僚一一害死於貶所,隨後又前往他所在的宜春郡。為了避免折磨,李適之最後服毒自盡。一代宰相服毒自盡,此事聽來驚心動魄,實際上卻不過是李林甫陷害忠良最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

【李林甫陷害名將王忠嗣、殺害揭發他陰謀的趙奉章,同時重用酷吏佞臣楊慎矜、王洪、吉溫等人廣織羅網,朝野賢良自危,李氏一黨獨大。】

辛秘被揭穿,裝暈的李林甫心頭悚然,眼底終於染上驚恐之色。迎著李隆基冰冷的視線,李林甫“悠然轉醒”,隨即以一種不符合年齡的迅猛速度跪倒在地。

李林甫不愧是在官場沈浮多年的老手,一醒一跪間,他已然調整好了心態。

他擡起頭,面上擺出一副蒙冤受辱的模樣,隨即膝行至李隆基身側,拉著聖人袖子哀哀垂淚。李林甫心中算盤打得極好:自己年事已高,如此老淚縱橫,聖人必定憐惜。只要聖人心軟,自己就順勢……

“夠了!”李隆基一甩手將袖子從李林甫手中抽出,滿臉厭惡。

“李相公既然喜歡跪,那就跪個夠吧!”

【再說回我們的“詩聖”杜甫,與所有文人一樣,寫下“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他自然也心懷遠大抱負,渴望立登要路,致君堯舜。但他的夢想在天寶五載到達長安之後,便被李林甫徹底粉碎了。】

【唐玄宗曾詔求天下士子,只要精通一藝,便可到長安備選,杜甫正是為此而來。到長安的第二年,杜甫便參加了由李林甫主持的一場考試,可當時壯志拳拳的他並不知道,這場考試只不過是一個騙局。】

【李林甫擔心會有士子會在策論中指斥自己的奸惡行為,於是就扣下了所有人的詩賦策論,統統打斥為不合格,卻對玄宗道賀稱“野無遺賢”。就這樣,杜甫和若幹才子文人為之準備多時的考試就這樣徹底淪為了一場笑話。】

【李林甫嫉賢妒能、排除異己,一方面致使朝中言路蔽塞,綱紀紊亂;另一方面也斬斷了普通士人的上升通道,使得人才被迫流向地方。因為節度使制度的存在,這些人才往往選擇投奔各地節度使,安祿山麾下就有不少曾被李林甫排擠的幕僚。】

聽到這裏,杜甫豁然起身,他嘴唇顫抖,衣袖之下的雙拳捏得咯吱作響,第一次逾矩地對宰相李林甫怒目而視。他滿腔憤恨,恨不得上去對李林甫飽以老拳……

杜甫不能動手,但有人能。

李隆基亦是氣急,他選擇性遺忘了自己當初被李林甫恭維時的喜悅,把所有罪責遷怒於李林甫一人。看著腿邊那張目瞪口呆的橘皮老臉,他怒火攻心,擡腿就是一腳——

“奸佞!奸佞!”

“朕的身邊怎會有你這種奸臣賊子?!”

李林甫一時不備竟然被踹翻在地,眼見李隆基怒目圓睜,一腳接著一腳,儼然有踹死他的意思,他也顧不得宰相顏面,一骨碌地翻身,四肢著地、連滾帶爬地向遠處躲去。

“聖人息怒!聖人息怒啊——李相公年事已高,禁不得踹啊!”

高力士哎喲叫喚著,急得不行。他想給楊貴妃使個眼色,卻見楊貴妃正垂眸繞著自己手中絲帕。他又望向楊國忠,卻見楊國忠正專心致志地數著地上的板磚。高力士氣得一甩拂塵,只好豁出自己,以身為盾,替李林甫挨了好幾腳。

有了高力士的緩沖,李林甫抓緊時間爬出一段距離。

亭子裏距離李隆基最遠的地方就是安祿山身邊,被五花大綁的安祿山對李林甫的到來露出了歡迎的笑容。李林甫狐疑地皺眉,但不容他多想,身後腿風將至,他一個激靈,趕緊躲到了安祿山那一身肥膘後。

“奸臣叛將,蛇鼠一窩!”

眼見李林甫和安祿山湊在一塊,李隆基越發來氣,恨不得長刀在手,將這兩人一並處置。高力士好說歹說,直到侍衛們把李林甫也一並捆了,李隆基這才氣哼哼地坐回位子。

李林甫手腳被束,心底大罵倒黴,但其實更“倒黴”的事兒還在後頭——

【李林甫於公元753年1月病逝,次年,楊國忠與安祿山合謀,誣告李林甫與叛將阿布思同謀造反。玄宗下旨削官抄家,流放其子,貶謫親黨,最後還命人劈開李林甫的棺木,挖其口中珍珠,剝其金紫朝服,改用庶人用的小棺安葬。正所謂“誣人者,人恒誣之”,李林甫活著時誣陷他人,死後就被別人誣陷,當真一報還一報。】

高力士:“哎呀!李相公他暈了!”

“這次是真暈吶!”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